回想當年的申請季,我的申請過程不算順利。申請伊始前的一個暑假,我去念了布朗大學的夏校,當時聽聞很多布朗的學生說,他們高中成績都很拔尖,但老SAT就考了1900多,總體結合活動做的很突出,最后也都被布朗錄取了。他們同時也說到,雖然布朗對招收學生的成績要求很高,但每年總歸會有一些(所謂類似活動做得好)被破例錄取的學生。當時我的信心特別足,就覺得自己就是這一少部分的學生,然后就堅定ED了布朗大學。在ED之前我都抱有很大的僥幸心理,覺得我這樣就可以錄取大學。然而,ED結果就是布朗大學把我Defer了?!拘Α?/div>
ED讓我很受打擊,但經歷這個過程我后面也覺得挺好的,因為打那之后,我就重新開始更加努力地去改文書,然后查學校資料做研究,后面USC和UCLA等Offer來了,我也就心定了,回顧我的美本申請季,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。
但在申請的時候,我是打定主意不會去USC的,因為當時想,USC距離黑人區很近,治安不是很好,開車十分鐘就到市中心,聽說是一個Party School(因為我想好好念書的嘛【笑】…...),然后就覺得這樣的學??赡芫筒粫苓m合。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,我覺得自己還是做了一個比較正確的選擇。
南加大給到學生豐富的教育資源,
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
現在回過頭來看,南加大給到學生們的資源是很多很豐富的,然后而且TA也非常重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。我當時申請的時候沒有在意,但現在回過頭來看只有南加大才會問這些很有趣的小問題,比如TA會問我說“What’s your favourite snack?”什么之類的。學校很注重每個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未來的發展。
學校為每個學生配備的Advisor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傾聽我們自己的想法,我們對自己未來職業有什么規劃等。在申請階段,我當時其實并不是很清楚自己最后的專業想定什么。我知道我可能對傳媒有一些興趣愛好(我在高中做社團的時候會做一些微信號的編輯,覺得微信公眾號是一個很好玩的東西,然后我也喜歡寫文章,所以我覺得我可能會往傳媒方向走。),但是有一個問題是,不像高中我們會學數學或者物理類的基礎課程,我在高中的時候,從來沒有學過與傳媒相關的課程,傳媒這個東西對于我來說還是一個未知數,我也不曉得我所想象的(傳媒)和我將來要學到的是不是一致?
所以我覺得很多專業方向,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會面臨這樣的困惑和問題。于是我最后申請的時候定的專業是社會學(也就是我大一修的專業),當時的想法就是覺得它的專業范圍會更加大一點,我學到東西會更多。
關于學校課程設置,
以及自己的專業探索與轉變
我覺得我們學校的課程設置和一些資源比較好的是,它有分ABCDEFGH這么多的分類的GE課程(就是通識教育),不管是文科理科你都會有接觸到一些這樣的課程,你需要在大學四年把這些課程都完成。剛開始我的想法是趕緊拿我IB的一些學分把它換下來,但是后來我覺得,其實每個分類去接觸一下,也是對自己一種挑戰。也正是因為我慢慢的開始去學這些不同分類的GE課程,然后后面我才慢慢的摸索出了自己想要輔修的一些專業。
比方說我在學GE-A的時候,我學的是Arts,然后我就有接觸到我們學校的藝術學院,發現我們學校對攝影這一塊它也有很多的資源,包括那些攝影的設備等之類的,然后我就在上一個學期決定要去輔學攝影。
又如我剛開始覺得學的最煎熬的文學課,因為一開始那些老教授上課的時候,情緒特別高漲,說話語速特快,我上第一節課時候,一個半小時我什么都沒聽懂,就感覺教授說話的時候隨時要發哮喘,這跟我高中的時候上課的經歷就有點不太一樣。不過后來習慣后覺得,雖然英文是我的第二語言,但我還是覺得它很有意思。對于我來說,寫作這個東西還是我很想去做的一件事情,于是我也把它歸在我的輔修里面。
然后所有大一新生都要上一門Seminar。南加大會給大概15到20個人編一個小班,讓學生在一個小班的環境下,根據不同的主題去做一個個的研討會。這個其實是一個非常鍛煉人的課,因為其實大一大家剛進去,有很多包括寫作,還有表達方面等大家都是處于一個比較弱的時期,學校通過這樣一個課程就是要求和“逼迫”學生在課上不斷的發言,辯論……
同時,學校給每位學生配Advisor,因為我上個學期對我自己未來的major和minor規劃有做很多的調整,所以我是接觸了很多Advisor,學校只要你有一點專業或者輔修的變動,它馬上就會給你配備很多相應方向的Advisor。我從社會學轉到傳媒學院的時候,同時就有社會學的Advisor,也有傳媒學院的Advisor,就是TA兩邊都會保證你都是有人在幫你在做計劃和規劃。
不是說你準備轉到傳媒學院,然后社會學院這邊就馬上把你放在傳媒學院不管你,它保證你兩邊都同時會有規劃。然后包括每個輔修它都會配Advisor,所以我當下加起來有四個Advisor。在學校,你可以把你自己對未來的規劃、你的興趣和方向等和Advisor具體去交流,他們會幫你做分析,幫你把相關方向四年要上的課表一一列出來給你,由此倒回去看每個學期具體需要上幾門課等等,所以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你大學四年未來的走向是怎么樣的,不至于糊里糊涂的到大四了很多課沒修完。所以,我覺得這個整體的規劃是做的非常好的。
我媽媽就一直很擔心我畢不了業,說我同時選了兩個輔修還有專業,并且大二才剛剛轉(確定)好…… 但我己對于這個擔憂,其實自心里是很放心的,因為我的Advisor都已經幫我安排的很好,我就按照他這個路子走下去,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。
這個學期我聽我的Advisor的話,去了career centre,這是學校能給學生提供很多往后就業機會及實習的地方,他們會根據你的專業、興趣方向,幫您做很多研究,比如會根據地域以及我這暑期要回家,他們也會幫我找在上海哪里有實習等,所以學校給到的學生資源很豐富。
關于專業學習的感受
說到我自己專業學習的一個感覺,雖然當初我是通過社會學升入南加大,不是自己的第一選擇傳媒,但通過抱著一個Open的心態去學習,我覺得這個專業還是給我開闊了不少眼界,讓我看到了很多我可能本來學不到的東西。
但它這里面有一些弊端,像社會學這樣一個非常大的專業,它含括的內容范圍非常廣。剛開始的時候社會學Advisor開玩笑說,這個專業你學的是萬金油啊,畢業出來什么工作都可以做。但我發現我學了一年后想到說,我以后什么工作都可以做,那是不是代表我什么東西都做不了?那會我就不知道我以后干嘛,有段時間特別迷茫。我是打算畢業以后回國發展的,但我所學到的這些理論都是以美國為文化背景的,比方說美國的那些多元化的種族等,我覺得等我回國以后,這些內容應該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作用。
我覺得每個人肯定都會經歷這樣一個自己專業摸索的過程。但是建議要盡可能的把自己這段迷茫期給縮短,然后盡快找到自己想要發展的那個很具體的方向,我覺得我也是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做這個事情。另如果是高中的時候,我覺得不用特別著急的說馬上要把自己的專業定下來,因為很有可能,你所想象要學習的內容,不一定是你真的會在大學接觸到的,你想要學的專業,可能在你實際就讀后,不一定是理想的樣子。
大一的這一年它給了我很大的空間去探索,特別是通過我們學校的GE課程,對于自己每個感興趣的課程我都去感受了一下,從中分辨和挑選出了我更喜歡的課程和方向。特別從我四年的course plan 排下來看,其實我的時間是充足的,所以我覺得大一可以很放心地去嘗試所有未知和挑戰,開闊一下自己的學習和發展路徑。
關于學校社團
南加州大學還是有很多社團,我覺得這跟高中還是很像,只要你愿意其實可以參加很多活動,你也可以參加姐妹兄弟會每天去party,這完全是自己的選擇。我剛開始去學校之前都很擔心學校是有不是有很多party,然后自己會不會被帶壞,但其實這個還是得看個人,就是你哪怕在再亂的大學環境,學校雖大,但你的活動社交圈其實也就那么幾個人,只要你交了一個好的社交圈,不會有什么問題,哪怕說旁邊的同學總在凌晨喝酒什么的,但是只要把自己管理好就可以了。
我這學學期有參加一個社區幼兒園助教的活動,我感覺對我很有幫助,它可以讓我更好地認識到我所生活、我所學習的這個社區周邊的家庭,居民的一些情況,可以更好的融入當地生活。 同時這些活動也跟我的專科課程,研究社會、種族,教育等內容也有很好的結合,活動結束后會自己寫報告等,所以我覺得做這些活動還是很有意義的。
關于南加大校園安全
雖然總會聽說南加大比較亂,但是其實正因為他亂,所以它對安保措施特別注重。我們宿舍樓進門之前都要刷卡,然后進去了之后也需要再認證指紋一下才能成功進入,就算是學生父母過來,也不可以直接進樓,需要學生自己親自下來接才可以。學校9:00之后大門就會全關上,學生只有憑自己ID才能進去。
關于室友、融入、校園生活
我是隨機被分配的一個外國室友,給大家一個忠告建議是,如果能選擇還是選一個生活習慣以及作息跟自己相似的中國室友吧,亞洲人也可以【笑】。外國室友相對生活習慣太不一樣了,比方說你十一二點要睡,TA還在那邊Party,你其實真的會很難過。
總體來說,我們學校的設施條件還是很好的,比如24小時健身房,田徑場,學校還建了village,有大超市等等,偶爾開心學校還會放放煙花什么的??傮w來說,做一個南加州大學的學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——校園里隨處可見學生們很開心的笑容,加上加州天氣好,所以覺得在南加州大讀書還挺開心。
PS : 在加州留學比東部好太多,因為你行李就少了。不用背厚被子,羽絨服過去,所以我推薦大家來加州讀書。【笑】
我的分享就到這里,謝謝大家?!就辍?/div>
上一篇:想象中的商科
下一篇:布蘭迪斯學姐VLOG分享:充滿驚喜和挑戰的大學生活